截至4月27日,西鄉縣尿毒癥患者肖女士本月醫療費支出6000多元,而她僅承擔460元。這讓有16年病史、為治病還搭進1個超市的她頓覺肩上的擔子輕多了。如今,她對西鄉醫保政策福利套餐充滿了感恩,生活也漸漸好起來了。西鄉深化醫保改革,惠及諸如肖女士這樣的群眾。去年全縣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出2.54億元,同比下降11.67%;住院人次卻逆勢增長5677人次,交出基金支出下降、就醫人次上升的完美答卷。
疏通堵點,讓“救命錢”更高效
48歲的肖女士是西鄉縣沙河鎮馬蹤灘村村民。2009年,她和丈夫在天津開辦超市,不幸身患尿毒癥。為治病花光積蓄,關了超市。在縣醫保局幫助下,她這些年一直在積極治療,自己支付醫療費的10%以下,解了她和家庭的燃眉之急。醫保兜底,讓她生活有了保障,全家搬進了新居,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西鄉按照“智慧醫保”建設要求,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自身建設。醫保基金是群眾“救命錢”。西鄉針對個別醫療機構在實際工作中對政策理解不透徹,甚至存在“不會用”“不敢用”醫保基金的現象。西鄉創新將監管關口前移,縣醫保局領導深入2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與管理層領導及科室骨干面對面座談交流,共商醫保基金監管良策,一對一解疑,深入了解醫療機構的困惑和難題,促進醫保基金規范合理使用。
西鄉縣人民醫院在全縣醫療機構里是老大哥的存在。縣醫保局深入醫院座談交流,醫院隨后成立醫保管理委員會,完善了醫保規章制度,組織了25次內部培訓,還通過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向患者和社會公眾廣泛宣傳醫保政策,使每一位來到醫院的群眾都能接受醫保政策“免費培訓”。監管前移,使醫保成為群眾健康“保護神”。去年全縣住院人次同比增長5677人次,住院次均費用從3497元/人次下降至3212元/人次,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
破解難點,讓監管更精準
個別醫療機構梳理出過度診療、費用申報不規范等風險點,縣醫保局立馬現場解讀最新監管政策,剖析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式分析,“一院一策”整改建議,促使各醫療機構實施精細化管理,還主動定期自查自糾,履行主體責任。西鄉醫療機構加快建設醫保一站式服務平臺,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自上而下的整改,使醫保資金的監管更精準,群眾更有保障。
楊河鎮拱橋村村民楊女士,生小孩后患產褥期膿毒癥,造成急性肝衰竭,到西安治療81天,治療費56萬余元。她首先通過享受醫保和大病救助政策,個人僅承擔18萬余元。當然,18萬元對于農村家庭也不是小數目。醫保干部向他們宣傳了醫療救助制度,他們立即按照要求寫了申請,經過公示這個環節,縣醫保局迅速審核批示,分2次給楊女士救助9.6萬余元,再一次減輕了家庭負擔。
為了讓患者少跑腿,西鄉指導一些醫療機構推行“一站式服務中心”。許多醫療機構的服務內容涵蓋醫保政策咨詢、慢病辦理及病歷復印、醫保登記、異地就醫備案等。縣醫保局還設立醫保投訴處理專線,專人負責投訴受理和解決,極大方便了群眾。
創新舉措,構建科學長效機制
到西鄉縣人民醫院就醫,不需到窗口排隊付費,只需上線該院醫保移動支付功能,就能掛號、交費、查閱報告、醫保結算等業務“一鍵通”,使“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按照“智慧醫保”建設要求,西鄉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自身建設,推進醫保智能監控系統的升級和應用。縣新東方醫院通過HIS系統維護收費項目,開通違反設定規則提醒和一刀切功能,接入DIP數據監測軟件,對病種入組、質控、審核采取實時監測,事前糾正違規行為。
西鄉城鄉群眾享受到醫保改革紅利,打心眼感激黨的好政策。縣人民醫院接入合理用藥監測系統,通過自定義藥品審查規則,在醫生開具處方或醫囑時對醫保限制性內容進行提示提醒。縣醫保局探索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精準識別異常診療行為,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提高基金監管效率。對轄區內重點人群、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等高風險醫療機構和診療行為進行重點監控稽核,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理。
縣醫保局聘任10名基金監管社會監督員進行監督,充分發揮醫保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聯絡員”作用。設立醫保基金監管舉報熱線和線上舉報平臺,暢通舉報渠道,對舉報線索進行快速核查和處理。探索建立醫保基金監管志愿者隊伍,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定期通報典型案例,形成震懾效應。
醫保資金監管關口前移,在基層達到“降藥品價格,提醫保服務”的效果。沙河衛生院院長屈超介紹,通過社保政策深化改革,衛生院在年購買藥品數量、種類不變情況下,節省資金100萬元,而省下來的100萬元,都是回饋給轄區群眾的“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