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縣總林(山)長令
2025年第2號
關于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令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全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嚴厲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現發布如下命令。
一、提高站位,夯實保護管理責任
各鎮(街道)林(山)長對本轄區的森林草原等生態資源保護發展負總責,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性,把野生動植物保護作為林(山)長制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抓細抓實各項工作。嚴格落實行業監管和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督促相關部門細化監管措施,全面加強野生動植物人工繁育(培植)、獵捕(采集)等資源利用活動監督。及時掛牌督辦重大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的人和事。
二、協作聯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交通運輸局等成員單位要加強協調聯動,明確執法監管責任,建立完善聯合執法、行刑銜接和有獎舉報等機制,暢通舉報渠道,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等,及時核實處理公眾舉報的違法線索。持續開展“清風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捕(采)、運、售、購、食全流程執法監管,加大網絡+快遞“線上線下”異地交易等新型隱蔽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依法從嚴打擊整治各類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保護到位、管理嚴格、打擊嚴厲、協作緊密的全鏈條保護合力。
三、宣傳引導,構建群防群治體系
各鎮(街道)和林(山)長制成員單位要帶頭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法規、致害防范知識和補償政策,動員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參與宣傳,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引導公眾自覺抵制非法獵捕、交易、食用野生動植物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機制,組織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志愿服務活動。發動鎮村林(山)長、陜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國有龍池林場等單位和生態護林員等人員力量,強化日常保護監管,及時制止各類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安全的行為,構建野生動植物保護群防群治體系。
四、巡查監測,強化棲息地保護
各鎮(街道)林(山)長要從嚴履職,發動村級林(山)長常態化開展責任區域的巡林督查,組織力量開展清網、清夾、清套專項排查。針對野生動物繁殖期、候鳥遷徙期和集中分布地等重點時段、重要區域,加密巡查監測頻次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力度,保障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安全。要健全監測預警修訂應急預案,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確保全縣不發生野生動物疫情,不出現重大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案件。
五、多措并舉,妥善處置野豬致害
在保障生態系統穩定的基礎上,各鎮(街道)要積極采取獵犬、獵犬+籠捕等非槍狩獵模式開展野豬種群調控,減少野豬毀農傷人事件發生。向社會公布求助熱線電話,結合我縣野豬等野生動物分布規律、致害事件多發時段,及時發布預警防范信息。落實專項資金,開展圍網等非致死性阻斷野豬危害農作物實驗,確保陸生野生動物致害商業保險理賠穩定運行,有效維護山區群眾切身利益。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指導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挖掘壕溝、搭建圍欄,加強群防群管,有效降低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損失。
六、提升能力,完善保護管理體系
縣林業局等部門要強化形勢研判,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我縣野生動植物監測系統,加強監測站點建設,完善監測網絡,積極運用無人機、紅外相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及時掌握野生動植物的分布、數量、動態變化等情況,提高監測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時效性。加強我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支持林業部門與相關高校、科研機構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此令。
西鄉縣總林(山)長:李代斌
王亞珍
2025年6月3日